透過 Seeker 搞懂 Facebook 數據,讓經營粉絲專頁更輕鬆
獲得互動然後呢?從來沒搞懂的 4 個社群數據讓 Seeker 幫你解讀
現在經營粉絲專頁都已經變成資訊佈告欄?長久經營下來不僅粉絲會漸漸流失,貼文成效也會越來越低落,該怎麼應用臉書提供的互動數據提升貼文成效跟互動率?哪些數據又是最關鍵、最能幫助小編發想貼文創意的?
Seeker 將社群數據分為以下四種類型,讓您一次學會小編必懂的數據分析。
- 粉絲分類:誰是真的頭號粉絲?
- 粉絲喜好:粉絲喜歡哪些貼文?
- 貼文成效:投放廣告的依據為何?
- 社群 KPI:如何衡量互動成效?
數據一:頭號粉絲等於最活躍的粉絲?永遠不會改變?
舉例來說:阿明在 1 年前對您的粉絲專頁按了 100 次讚後,獲得了頭號粉絲徽章,但從此變成潛水粉絲;而小花在這近半年陸續對您的粉絲專頁按了 100 次不同的表情符號,而且持續累積中,那誰才算您的活躍粉絲呢?答案是小花。
很明顯的「互動量」、「互動頻率」與「互動時間點」都是非常重要的判斷標準,Seeker 的演算法幫您將粉絲分成 4 種類型,讓您可以即時的掌握社群現況。
數據二:粉絲喜好怎麼看,不同粉絲之間有差異嗎?
不同時間點成為粉絲專頁的粉絲,他們的喜好都不同,所代表的「價值」也不同。
舉例來說:藥妝店粉絲專頁,1 年前因為衛生紙之亂 ,大量累積對此議題有興趣的粉絲前來互動。最近因為疫情關係,新增的粉絲都是關注口罩的庫存與購買資訊。
您應該經常查看不同類型粉絲經常互動的貼文排行榜,且查看每一篇貼文互動的粉絲類型比例。開始擬定投其所好的貼文主題,養出會持續跟您互動的粉絲群。
數據三:哪些貼文該投放「轉換次數」廣告?哪些貼文適合投放「流量」或「互動」廣告來增加粉絲?
廣告的轉換其實很困難,除非題材新穎一次就能命中消費者的心,否則從消費者第一眼看見到最後購買,需要「發酵期」。
透過觀察 Seeker 貼文成效中的「鞏固型貼文」,(當該篇貼文互動粉絲以「超級粉絲」或「熟客」互動人數較高時,就稱之為鞏固型)針對此類型的貼文投放更多「轉換」廣告,受眾可用超級粉絲、熟客的名單設定為類似受眾去投放,找到更多潛在消費者。
當您想投放流量或者互動廣告時,請參考 Seeker 貼文成效中的「拓展型貼文」(當該篇貼文互動粉絲以「陌生人」或「一般人」人數較高時,就稱之為拓展型)
代表此類型的貼文已成功吸引新來的粉絲跟您產生互動,您可以針對該類型的貼文投放「流量」、「互動」廣告,受眾可以「一般人」、「陌生人」的名單設定為類似受眾去投放,找到更多新的有效粉絲。
數據四:不知道怎麼訂定目標,KPI 都隨便用「喊」的?
一眼望去所有的貼文數據,還是不知道怎麼訂定一個合理的互動表現 KPI?Seeker 透過您過往的成效表現幫您算出一個合理的指標之外,也同時提供您平均表現的水平參考,方便快速評估與調整社群經營策略。